柳淳轻轻摇头,“庆成郡主,说来说去,你还是不愿意说说你的发家史,也不愿意谈谈三义社的事情,就算我有心法外开恩,也爱莫能助了。”

        提到了三义社,庆成郡主更加惊骇,她痴痴盯着柳淳,简直不敢相信。

        “柳,柳太傅,你,你说什么?”

        柳淳轻笑,他负着手,在地上缓缓踱步,一边走,一边道“锦衣卫监察天下,虽然不敢说无所不知,但一个偌大的三义社,想要逃过我的眼睛,也是不可能的。而且淮安的盐商分成两种……一种是本地的盐商,而另外一种,就是山西盐商。”

        “本地盐商,以经营盐场为主,说白了,就是负责生产,看起来掌控食盐,是很赚钱的。但生产多少食盐,定多高的价钱,都是朝廷说了算,他们也只是高级的打工者而已。真正赚钱的是来自山西的商贾。他们邻近九边,能够靠着贩运粮食和盐引发财……加上他们手里那么多钱庄票号,这四十年来,积累的财富可是不少啊!”

        柳淳一边说着,一边又默默摇头。

        “似乎我讲的还不准确,这帮人从前朝的时候,就已经很富有了。当年先帝屡次从山西迁徙百姓豪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

        柳淳抑扬顿挫,慢条斯理地说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