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进行了一次产业结构升级,估计他的小厂一年依然还处在五六十万的盈利模式中。

        从升级以后始终保持在三百万左右的利润,今年有小幅增也才接近四百万。

        万水明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代表,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差不多就行,用他的话说钱够花就行,多了也没用。

        万峰虽然怒其不争但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按着老叔的脑袋让他有点上进心吧?

        不过回头一想人家这也是一种境界,能在金钱面前保持心平气和的又有几人?

        万水明是知足常乐的代表,问王淳江就是另一个类型的典型了。

        他就是恨钱不多,巴不得自己的企业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飞跃。

        王淳江的气泵厂年利润突破了二百万门槛,他的新工厂去年七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五一会投入使用,明年他就要去和万千祥作伴了。

        他企业的气泵产品在满足南湾汽车的供应后也开拓了自己的渠道,今年还和南方一家车企签订了上万台的供货合同。

        这也是他去年盖新厂的原因,原来这个小院子确实满足不了工厂的需求了。

        杨建国三人的车载音响设备厂的产品除了满足南湾集团汽车的需求外,也在洼后工业集市开辟了自己的门店,一年也销售了百八十万的产品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