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1982 >
        制作粉条的大方向,已经制作粉条的工艺流程李忠信都会,但是,真正落到实际操作上,李忠信却是没有办法。

        不光是因为李忠信年幼,而且一直喜欢隐藏在幕后,还有就是李忠信真的没有亲手加工过。

        加工粉条的设备并不需要太好,但是制作粉条的地方必须要大,从土豆出粉一直到粉条部制好,不光需要很大的地方来工作,还需要很大的场地进行晾晒。

        竹板屯这边的小学场地极大,而且竹板屯曾经的小学因为学生少合并到了市里,已经空了出来,正好作为粉条厂的厂址,只要是董国忠和梁国富那边联系的土豆到位,立刻就能够开始研制粉条。

        八十年代初期制作粉条是没有什么机器的,几乎就是纯手工制作。制作粉条子的流程和工艺都很简单,只不过很多人都不屑做这个。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那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人们心中依旧对做生意感觉到害怕,生怕什么时候政策一变,到头来白干了不说,甚至还有牢狱之灾。

        越是岁数大的人,越不让自家的孩子去做什么生意,更不让他们和那些做生意的人接触。

        说那些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做生意的弄潮儿是走资派,兔子尾巴长不了,现在别看他们蹦得欢,过上两年他们就得拉清单。

        李忠信后世听长辈说过,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东北地区的政策真有过那么一点小的反复,很多改革开放下的弄潮儿都被请进了局子。

        对于这种风潮,李忠信曾经也有过担心,不过他现在挂靠在竹板屯这边,是集体的企业,哪怕是有政策反复也是落不到他的头上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