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1982 >
        也就是说,出来重要的物资依旧由国家来管控之外,其他的都要进行调整改革。

        这个改革呢!大概是这个样子的,领导们的想法是,给老百姓提高工资的水平,适当地增加一定的补贴,保证国人民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慢慢地推进按劳分配的政策,解决那种工资大锅饭的情形。

        但是,那个价格开放,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特别是老百姓一天也离不开的副食品,价格涨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连一些领导干部也感到吃不消了。

        老百姓都慌了,他们想到的是过去的金圆券,一想到钱要不值钱,钱要毛了,当时他们就都慌了,开始挤兑存款开始抢购商品。

        李忠信对于八八年抢购的风潮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毕竟他们家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只不过呢!他有印象的是,当时他的父母和太姥几个人成天去市场买东西,只要是能够进行保存的东西,他们都买,买的家里面的厨房当中都装不下了。

        没有在长春围城吃不上饭的人永远不知道,当时的一个馒头甚至就能够救活一条人命,一个馒头在长春围城的时候,甚至能够换到两个金戒指。

        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人更是知道,什么叫做连皮带都放到锅里面煮了,城市周围的树都没有了树叶子和树皮,能吃的东西基本上都会被吃光。

        这个时代的中年人,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对于物价这种东西一直有一种十分恐惧的心理。

        八八年价格开放的风声一放出来,被一些人解读错误以后,当时的疯狂是现在人们根本就无法想象的一种事情。

        人们在那个时候把钱不当钱,只需要货物,他们觉得,钱毛了,钱不值钱了,必须要用实物来保卫自己的利益。

        那个时候的人们,只要是见到商店当中有东西,就疯狂地购买,也不管家里面能不能用得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