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老人从六十岁开始就会受到一定的优待,一般的徭役兵役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等到了七十岁,就算不是官员,也能享受官员的优待。

        汉朝以孝治国,完善封建伦理体系,自汉文帝开始,给国朝内部年七十以上老者赐王杖。

        王杖长九尺,杖头以鸠鸟装饰,这种鸠杖与朝廷使用的符节一样,是一种优待凭证和地位标志。

        持鸠杖的老者,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节第,走路也能走在道中间,经商也不用收税,其地位待遇与六百石官吏相同。

        遇到官司的时候,进入官府不需要行礼,判罪的时候,一般的罪行可以免除刑罚,等到了九十岁,就算是逆反大罪,也不用受到惩戒。

        但凡有敢于侮辱这样的老者的,罪名就叫做大逆不道,等同冒犯帝王,会被斩首弃市,以为威慑。

        平日里,持王杖的老者在乡里也是受到尊敬的,遇到一些民事纠纷,一般以持王杖老者为仲裁者,乡里人都信服他们。

        所以持王杖老者在一定的意义上还有协助基层政府治理地方的职权。

        不过由于这个时代能活到六十岁都是幸运,能活到七十岁的则是凤毛麟角,有些地方一整个乡一整个县都找不到一个七十岁老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