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为王 >
        “做不好这件事,我便扒了你这身官袍。”

        这是安如海第一次听到皇帝陛下这样的叫嚣。事实上,从汉国律法上来讲,安如海的任命,皇帝陛下是无权干涉的,更谈不上任免了。晋阳郡是在赵国完全臣服之后才设立的,目前官员的任免还是由政事堂负责,需要同汉国本土一般,过渡数年之后,才会进入到民选阶段。可即便是这样,安如海的任免权是在政事堂手中,再过上两年,那也是由本地选民作主,而不是皇帝陛下说扒就扒的。不过很显然,安如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时他的心中,只是无尽的惶恐。

        作为一郡之守,他的确是失察了。这一点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皇帝陛下虽然愤怒的恨不得拿手指戳他的脑袋。但他也明白,如果真如陛下所言,到了秋后,整个晋了欠收,而外地的粮食又无法及时调运而来的话,晋阳郡必将陷入困境。

        正如陛下所言。楚国在今年需要救济,而打下秦国之后,那个被路折腾得稀乱的国家,更需要大量的救济来稳定其形式,必然会需要大是的粮食调入。在这个背景之下,大汉各郡都会大出血,而为了平抑本地的粮价,各地郡守们也在完成国家的调派之后,肯定会严防死守商人们大量运出粮食,要是粮价飞涨,对于任何一个郡治的长官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大汉本土各地郡守已经完全实现了民选,粮价如果飞涨必然会影响到其它一系列民生产品的涨价,而物价上涨会引起民众的抱怨,民众的不满就代表着选票的流失,就代表着这一任郡守很有可能无法在接下来的民选之中获得连任,这种情况,肯定是要避免的。这样一来一,到时候肯定会出现晋阳人拿着钱无法买到粮食的结局。没有外部粮食的流入,晋阳粮价飞涨就是必然的,虽然自己是政事堂任命的,晋阳郡离民选也还有两年的时光,但自己被政事堂在档案之上写上一笔昏匮的评语,那也够要人命了。

        按照大汉律法,两年之后,晋阳也将进入民选,自己这一届纵然有了偌大的军功,但民治出了漏子,只怕也不会给老百姓们太好的感觉,二年之后的第一次选举,自己可就危险了,自己可是打定注意还要干上一届然后图谋进军中央的。晋阳,可是大城市,也是重要的中心城市啊!

        去马上就办,皇帝陛下斥责自己的话语,也原封不动地奉送给那些县官们,不将他们骂得狗血喷头绝不罢休,办不好这件事,马上就罢他们的官儿,现在他们的任免权可还在自己手中。安如海在心中狠道。从时间上来讲,还是来得及的,青苗不够,便去像临近的郡治调取,要尽一切可能让晋阳郡马上绿起来,当然,从现在开始,还要以第一军区的名义,向近临近的郡治先调一批粮食过来,越多越好,以备不时之需。

        这是自己身处晋阳的便利条件,想来许司令官也会帮这个忙的。虽然今天大大的丢了面子,但罗尉然倒也并不怨恨高远,一来是不敢,高远在他心中,那是高高在上的神,便说骂他,便是揍他一顿他也得心甘情愿地受着,二来,高远的痛骂从另一个角是对他的一种爱护,至少让他及时的清醒了过来,还能有时间去补救这一切,否则再过上一段时间,那可全都晚了。在皇帝陛下面前,有什么面子可言!但愿自己没把皇帝陛下气伤了身子才好。

        安如海走出军区指挥中心的时候,昂挺胸地想着,能让皇帝如此骂一顿,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吧?一念及此,他居然洋洋得意起来。

        而此刻,在晋阳城内,还有一个人也得意洋洋,那就是江福的老丈人了,这位得了皇帝陛下十元钱的老人,再终于搞明白高远的身份之后,苗也不补了,到家中,径直骑了自己的小毛驴一阵猛赶到了晋阳城中,将这十元钱交给了江福,并将自己的奇遇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一家老小听。江福再埋怨了一顿老丈人多事之后,对这十元钱却也是奉若至宝,连夜找了裱糊匠来将这十元钱给装裱了起来,还特地花了数十元给装上了玻璃面板,然后小翼翼地收藏到了箱子里,这可是开国大帝亲手给的东西,足以留在家里镇宅作为传家之宝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