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早,早饭过后,村里人家就开始相互拜年了。王狗儿家里最先来的是孙大强和小红。

        孙大强自是在王狗儿那屋子里,小红掏出两双绣花鞋来,“姑娘,这是给你的。”先递给巧姐儿一双,“青姐儿,这是给你的。”又把另一双递给青姐儿。

        青姐儿笑着接过去了,眼睛却瞄了眼给巧姐儿的那双,很明显鞋面上绣的花儿色更多,更鲜亮一些。深蓝色的鞋面,金黄色的丝线,比自己这双浅蓝的的鞋面儿,红色的绣花儿要好看一些。

        小红没坐多久就家去了,巧姐儿看着眼前的鞋儿,摩挲着鞋面儿,心里说不清个滋味儿,她不是十岁,她是灵魂二十三岁的张巧儿,小红骨子里的哀伤和不甘心,她哪里不懂?

        村里陆续来了几家妇人,老刘氏和小刘氏都在东屋里招待的。

        每当来人,老刘氏只简单介绍巧姐儿说是自家孙女儿,大年下的,那些妇人女孩子虽然八卦,也知道这巧姐儿来路有些问题,都在一个村子里,王狗儿家那些日子卖地的动静可是不小。就都忍着心痒痒的,并不多打听什么。

        巧姐儿跟这些人淡淡的打过招呼,坐在炕里面儿,该干什么干什么,并不太理会这些人的打量。在巧姐儿看来,以后要生活在这里,与这些人,那是迟早都要见的,这些人的这些打量,那也是一定要经历的。

        王狗儿带着几个小子去了相熟的人家拜年,这家里就不再来爷们家了,小刘氏迎来送往,迎送了好几波客人,这太阳偏西的时候,总算得一分清净。

        老刘氏拿过鞋底子,“这人岁数大了,就愿意挨着这些个热闹。”

        小刘氏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家家都回去做夜饭去了,咱们也做。”说完起身就往厨房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