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氏月中失女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平安村,就是相熟的人家媳妇,在这个时候也都很有默契的不会上门打扰。

        这个时候,自身悲痛,规劝者的话不会起到多大作用,反倒会让当事人一遍遍的重温那份痛苦。

        巧姐儿发现,原来人们骨子里的智慧,就体现在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中。

        王狗儿家的日子看似如常,王狗儿依然每日里按时送菜卖菜,巧姐儿和板儿依然每日进山采摘木耳。

        巧姐儿没了禁忌,每每进山都会打些野物,小刘氏的月子餐,饭食远远好于村里的那些妇人做月子时候的吃食,就是小红都隔上两日就能吃到巧姐儿送去的猎物。

        不同的是,月子中的小红白白胖胖,小刘氏却没了生产前的精气神儿,越养越憔悴了。

        青姐儿看着从山中归家的巧姐儿晾晒采到的木耳,板儿收拾巧姐儿得来的野鸡,悠悠叹口气,“这都半个多月了,咱娘还没好些,巧姐姐的鸡汤也没起作用。”

        板儿拿刀子的手一顿,头也没抬继续开膛。

        巧姐儿回头看看那三姐弟围着板儿,几兄妹都沉默着,她抿抿嘴唇,想说什么,却也无话可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这道理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

        这些日子的王家人,整体都沉默起来,就连两个双胞胎,话都少了太多。巧姐儿手里摘着湿木耳上面的枯草,心底又犯上来一丝悔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