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氏自青姐儿那里回来,这心啊就似留那一分一样儿。青姐儿带两个孩儿,不好来回折腾往娘家来。

        也是赵子林要参加今年的秋试,正是用功备考的时候,就没个人陪她,王家最近又都忙着,也没法派人把姑奶奶接家来住些日子。

        小宝走后的第三日,小刘氏一早就嘟囔开了,“那两个小崽子这些日子没见着,也不知道又长成什么样儿了。”

        王狗儿笑着听小老刘氏唠叨,只说了一句,“想得慌,就去看看。我拉着你,倒也便宜。咱们看完就也回了,也不用亲家怎么招待咱们。”

        小刘氏打发走王狗儿和板儿父子,这心思就活络起来,她作为长辈并不好一个劲儿的去婆家看自家闺女,这无形中给人家婆婆很大的压力。

        想到巧姐儿,即是准备要孩儿,作为嫂嫂就可以上门去沾沾两个孩子的喜气儿。小刘氏心里有了决断,拉着巧姐儿就去了山脚,各色野菜都找了半篮子。巧姐儿运气好着,捡到了两窝野鸡蛋,足足二十来个。

        婆媳家里来,小刘氏抓了两只鸡,手起刀落两只鸡就被抿了脖子。巧姐儿拿着碗接了一大碗鸡血,笑道,“中午就蒸了,往里放点儿韭菜。”

        平儿端着开水盆从厨房出来,小刘氏把两只不再扑腾用劲儿的鸡按进水里滚了几滚,把鸡毛荫透了,平儿上手拾掇起鸡毛来。

        板儿下学家来,两句话就听明白了小刘氏的意思。正赶上王狗儿赶车回来,一家人就用了午饭。

        板儿从后院里拉出来带厢的马车,把马喂了一些草料,这才和巧姐儿带着小刘氏准备的两只鸡,上午挖的野菜,巧姐儿给青姐儿做的零食,小两口往京城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