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王狗儿家办了一件大事儿,在贾琏的提议下,王狗儿最终拍板定案想着买上两户人家,作为家奴照看将来的酒庄。今年开春,王狗儿想着用手里余钱在村口把酒庄建起来,待明年秋天结了葡萄,主板事物准备周全,可就少了很多麻烦。

        巧姐儿起初心里抵触的,买卖人口这事儿,在现代灵魂者张巧儿这里,就是过不去的事情。都是平等的人,都一样站立这人世间,凭什么任你来买来卖去?

        板儿劝解巧姐儿的话最简单不过。“你且想想,你一个人的不忿又当如何?是能改变那些人的命运不成?在天势的大潮下,你一个人又有多少力量?咱们把人买家来,也不过是为了用着放心。咱们这样人家是能打人呢,还是骂人来?

        巧姐儿当时不语,心说哪个家族刚刚发迹之时不是善待自家帮佣?哪个家族在日渐走高之后,不是拿下人的尊严不当回事?眼里只看得见自己的眼前利益。

        她也想得明白,上行何天,下行何道。既准买卖,就有买卖。只是在看见王狗儿买家来的十几口人的时候,巧姐儿的心里还是堵得慌。

        也是王狗儿心善,买回来两对五十岁上下的夫妻,带着一家子的半大孩子,五个十多岁的少年,八个十来岁的姑娘。

        贾琏看得皱眉,终没说什么。这老的老,小的小,在农家来讲,都不是最好的劳力。王狗儿既买了,心里未尝没有照拂一二的意思来。

        老刘氏点点头,说了一句,“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巧姐儿和小刘氏把这两家人安顿在王家两个院子的厢房里,厢房的炕灶不小,都住得下,巧姐儿那院里住着妇人姑娘,小刘氏这院里住着汉子少年。

        眼看着院子里住的全是人,王狗儿没两日就跟着村长又去了平安县衙,把葡萄田周围的荒地又买了三百亩,盖个大酒庄是足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