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庐海郡以往年年水灾,死伤数万,在他帮助下,近三年再没发生过。李昌济将此事上书,王上阅后龙颜大悦,不仅解了叱罗昆丘禁足之令,还准其在军卫陪督之下,前往赤离各地监修水利。”

        萧天南道:“王上是用人不疑,但那叱罗昆丘如此助益赤离民生,倒是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到底是真有那么仁义,还是为了报复叱罗烨不顾亲情之举?”

        阳修祖想了想后道:“我更倾向于后者,毕竟遭家国抛弃,沦落异乡为质,按理任谁心里都会有不平之气。”

        说到这,阳修祖似想起什么,补充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此子与李昌济成了忘年交后,听说前些日子还与其一同拜了李家宗祠。”

        “都入宗祠了?李昌济难道想将女儿嫁给他?”萧天南奇道。

        按照赤离习俗,带外人拜宗祠的意义十分重大,基本就是要结亲了。

        “不是李昌济想,是他那好女儿李初燕想。李初燕位列王城四大才女之首,素来关心民间疾苦,与叱罗昆丘几乎是一个路子的人。两人在州府里见得多了,难免惺惺相惜,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意来。”

        “这事要是成了,倒是个稀罕事,一国质子竟然成了主国正二品大员的女婿。”萧天南感慨道。

        阳修祖摇了摇头:“李昌济在这个问题上倒是有原则,他怎舍得将自己这宝贝女儿嫁去一个封国。为这事,一直相处和睦的父女俩差点打起来,有段时间整个州府都是愁云惨淡。”

        这些州守家中不可与外人道说之事,阳修祖讲起来却好像自己亲眼见过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