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任务大明 >
        现在的时辰也就傍晚左右,也不知是哪里的香客,自有小道士将药食方子拿去处理不提,来到主观,除了接待的玄虚另有三人,一位像是官面的人物坐在下首,另有两个年轻书生站立一旁,看到孙鸿舟进来,玄虚两人立刻站起拱手,玄虚介绍这个人是滨海县的衙役班头,自是接了汪庐的指示,寻了些青皮无赖四处打听,这才找来这两个书生。

        两个书生也是家境贫寒的学子,还不知到此为了何事,班头带他们过来看看是否合用,孙鸿舟随意问了问前唐的历史,这些浅显的知识自然是对答如流,两人一位叫邹宣年,一个叫秦思远,邹宣年对于话本故事倒是不陌生,也比较放得开,秦思远就腼腆了些,不过他还擅长绘画。

        孙鸿舟还能有啥不满意的,几番道谢将班头送出道观,回来坐定思虑一番缓缓开口:“当下有个活计,县里有贵人喜爱话本故事,又独喜前唐之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等苦学一番自有用武之地,如果大家可以周全此事,想必两位以后料理子女自是不在话下,如果这话本故事可以散布出去,那两位的名声……”

        说完便拿起茶碗茗了一口,两人果然有了兴趣,两人但凡有了门路,也不会落魄至此,当下邹宣年起身问道:“小生身无长物,但想必书写无碍,不知兄台如何称呼,这话本之事又是什么章程?”

        秦思远虽然没有起身询问,当下也是目光炯炯的看着孙鸿舟,孙鸿舟也是打个哈哈,才缓缓起身,也不回答两人的问题,先是吟诵起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人孙鸿舟,虽是才疏学浅,也寻思找个门路,一抒胸中所学,两位以为如何?

        这首诗是宋真宗的劝学篇略加改动,两人自然是晓得,两人对视一眼,还是邹宣年试探问道:”小生两人也有一番抱负,只是命运多舛,如之奈何,孙兄既然揽下此事,不如细细道来,我等想必也能参详一二。“

        孙鸿舟哈哈大笑,很满意两人的上道,于是乎招呼两人坐下,自己也坐下然后缓缓说道:”如今这黄煌大明自是海清河晏,庙堂之上自有治世能臣,州府之地也多饱学鸿儒,依我之见,不如另辟蹊径,如果这话本之事创出老大脸面,想必倒是你我三人不说青史留名,也能在这北方有几分斤两,想必好过闲置乡野,如是得了贵人提携一二……“。

        虽然话没有说完,两人倒是听出端倪,邹宣年立刻接口:”如此这般,还请孙兄细细道来。“

        孙鸿舟接着忽悠:”想必你等也看过水浒等话本,虽是引人入胜,但是却没了当世大明子弟的缘分,我等何不仔细一番,做个法术,让一位大明学子回到前唐,也代替我等在这泱泱盛世周旋一二,多少也能抒发胸中所学,至于这反响如何,那就看我等能否凭借些许算计,在这前朝窃取高位,开宗立府了。“

        如此脑洞大开的理论立刻唬住了两人,还未等两人消化完毕,孙鸿舟又放出大招:”如果能让我等大明子弟也能在前朝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娶得公主,世代簪缨,想必这些儒生学子看到话本,定会激荡难抑,到时刊印出去,想必也是洛阳纸贵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