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接着向下看去,只见下面写着一行字:“只见此第一层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者十四年可成。”

        杨行舟晒然一笑,心道:“这心法只是与内功高低有关,跟悟性有多大关系?内功到了,这等运转气血,搬运力道的法门自然就容易修行。当初创建这门心法之人,悟性可能极高,但是内功却只能算是一流,绝对称不上顶级。”

        再接下去看第二层心法,依法施为,也是片刻真气贯通,只觉十根手指之中,似乎有丝丝冷气射出,但见其中注明:第二层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焉者十四年可成,如练至二十一年而无进展,则不可再练第三层,以防走火入魔,无可解救。

        杨行舟哈哈一笑,对此不再理会,继续埋头修行,下面的第三层,第四层却依旧是势如破竹,瞬息间修行而成,毫无半点迟滞。

        原来这“乾坤大挪移”心法,实则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法门,根本的道理,在于发挥每人本身所蓄有的潜力,每人体内潜力原极庞大,只是平时使不出来,每逢火灾等等紧急关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负千斤,便是其中道理。

        这门心法所以难成,所以稍一不慎便致走火入魔,由于运劲的法门复杂巧妙无比,而练功者却无雄浑的内力与之相副。正如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去挥舞百斤重的大铁锤,锤法越是精微奥妙,越会将他自己打得头破血流,脑浆迸裂,但若舞锤是个大力士,那便得其所哉了。

        以往练这心法之人,只因内力有限,勉强修习,变成心有余力不足。

        昔日的明教各位教主都明白这其中关键所在,但既得身任教主,个个是坚毅不拔、不肯服输之人,又有谁肯知难而退?大凡武学高手,都服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话,于是孜孜兀兀,竭力修习,殊不知人力有时而穷,一心想要“人定胜天”,结果往往饮恨而终。

        但如今杨行舟内功之高,远超历代明教教主,修行这门心法时,自然少了极大的关隘,心动而气动,真气运转如意,自然无有走火入魔之虞。

        练到第五层后,只觉身精神力气无不指挥如意,欲发即发,欲收即收,一切凭心意所之,周身百骸,当真说不出的舒服受用。跟着便练第六层的心法,一个多时辰后,已练到第七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