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秦云时常去宫外为太后采买风俗小吃,同时了解民间疾苦,太后和皇帝想要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一般都是通过秦云之口。

        今日太后问及灵隐寺济颠时,叹道:“连秦相都将济颠作为自己的佛门替身,看来他定然有过人之处啊,若是有空,哀家倒想见见这个和尚。秦云,你久在宫外采买,这济颠到底怎么样啊?”

        秦云当时不答,为太后捶背之后,才仔细斟酌道:“回禀太后,这济颠乃是一个疯僧,终日疯疯癫癫,衣衫褴褛,赤脚光腿,浑身恶臭,虱子跳蚤乱爬,那是粪坑里打滚的家伙,有什么资格称为高僧?这人道德有问题!”

        太后闻言一脸厌恶之色:“一个和尚竟然这么脏?怪不得叫济颠!你说他道德有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啊?”

        秦云道:“我听人言,这济颠俗家姓名李修缘,家里还为他定了一门亲事。结果他双亲去世之后,直接跑灵隐寺当了和尚,连未过门的妻子都不要了!可怜那娇小姐刘素素还未出阁,就被他抛弃了,耽误的大好的青春韶华。”

        太后更是皱眉:“什么?这和尚这般可恶?定好的亲事,怎么说变就变?还有没有点规矩了!”

        秦云道:“是啊,他这一走,家产都落在他舅舅手里,他舅舅为他好好经营家产,就盼他返回家中,为此特派自己儿子满天下寻找济颠,让他继承家业,与刘素素成亲,也好对得起他双亲,不负儿女一场。”

        太后道:“是啊!为人子若不留后,那是最大的不孝,这济颠双亲不在,正要他收拾家产,振兴家族才是,如何就这么出家躲避,好好的家业也不要了?就这么拱手送人了?实在是岂有此理!”

        他大宋自从靖康之乱后,也是将好好的家业拱手送人,子孙不争气,偏安江南,被世人耻笑,这是赵家人毕生之痛。

        因此太后最见不得不珍惜家产之辈,听闻济颠是这种人,越想越气,吩咐秦云道:“这济颠当真可恶!传我的令,让灵隐寺革除济颠,收了他的度牒,不可让他出家。把他押回原籍,让名医调理一下,治成好人。再让他与未婚妻过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