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姑轻轻摆了摆头,紧紧拽住李宾白的衣袖,忧心忡忡地说:“不知道,看样子派头挺大的。”

        李宾白安慰性地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快步走进客厅。

        见李宾白进门,两个正坐在客座交椅上品茶聊天的中年男子立刻站了起来,其中一个方脸长髯、衣着华丽的男子拱手拱手为礼,笑容可掬地说:“李先生,鄙人来得冒失,事先不曾通禀,便登门叨扰,还望海涵。”

        “言重了,言重了,请坐,请坐。”李宾白满面笑容,呵呵一笑说:“二位枉顾寒舍,贱内招待不周,还请休嫌李某待客简慢。不知二位高名上姓,如何称呼?”

        “在下赵天。”方脸男子神态雍容地自我介绍说,又指着圆脸短髭男子说:“那位是钱地,乃是永寿王府舍信官。”说着掏出永寿王府腰牌朝着李宾白亮了亮。

        大明国随着藩禁越来越严格,王府文官不仅地位下降,而且少了则缺之,武官基本上从王府设置中废除掉了。因此,王府无论是亲王府还是郡王府都自行设置了没有正式编制的舍信官,外人谁也不知道其人数有多少、品级是多少、具体职务是干什么的,有点类似朝廷里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传奉官。这些舍信官大都是在武士僧道、医士工匠、画士儒士等人中假授,对外全都打着王府旗号办事。

        李宾白一听便知这两人说得都是假名字,姓是《百家姓》开篇“赵钱孙李”的前二姓,名是《千字文》起首“天地玄黄”的头两字,但是那块腰牌,作为资深的刑房司吏,一眼便看出是真的。因此,他也不说穿,只是打着哈哈说:“原来是永寿王府的王官大驾光临,鄙人深感荣幸,寒舍蓬荜生辉。不知二位王官有何见教,鄙人自当尽力而为。”

        “见教不敢当,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对李先生来说,乃是举手之劳。”赵天哈哈说道:“听闻李先生正在侦办聚昌裕银号大东家陶大官人死亡案,永寿郡王对此案十分关心,差遣兄弟过府探询探询。”

        “赵爷所言差矣,侦办案件的主事人乃是巡检达明达爷,鄙人可不敢居功。不过有一点鄙人不明白,既然王爷如此关心案情进展,何不召命耿太尊入府面禀呢?”

        “李先生,王爷不想让陕王府和其他王府知道他与陶大官人的关系。”赵天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

        李宾白点点头,表示对永寿郡王的做法可以理解。他知道,藩府宗室之间虽然都是父子兄弟叔侄,但在利益面前,从天武帝建国时“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编了一本《祖训录》,选择西安、太原、北平、青州、武昌、开封、洛阳等名城大邑,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称王建藩那天起,就不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抛弃了亲情伦常,尔虞我诈、剑拔弩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