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南宋大相公 >
        一场风波消弭平静,那位当事举子完全不知道他的命运在今晚的争执之中转了个弯。原本他是名落孙山的,现在三名主考一致同意将其取为一甲进士之列。由此可见,命运其实真的是掌握在人的手里的,只不过不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别人的手里而已。

        连日来,方子安都同苏橫在一起忙碌蒸汽机制造的事情。那日拜访之后的次日,方子安将后院中那个散落的蒸汽机的零配件装车运到了苏橫家中。花了一天时间,方子安将其重新组装了起来,再一次做了一次示范。

        这一次比上次持续的时间更短,机器只运转了不到数十息的时间便再一次散了架。而这一次,关键的零件碎裂了几只,几只齿轮也碎裂开来,彻底的失去了再一次运作的可能。但是,就这短短的数十息时间,苏橫便已经看到了许多关窍之处。

        大师便是大师,机械的原理他很快便摸透,而且很快便从运转的情形判断出了几个主要的难点问题。问题一,便是器件的强度和精密度的问题。苏橫告诉方子安,连续运转的这种机械对于各个部件的强度必须有保证,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坏了一处,便全部崩溃。而精密度则决定着密封度和整个机器的运作是否流畅。一个极为精细精密的机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损失的大量力道,更可以减少零件的磨损,增加机器的使用寿命,和前者反而是相辅相成的作用。

        方子安只听到他说这些话,便知道苏橫不愧是大佬,完全说道了点子上。苏橫着重强调了气缸之中来回滑动的活塞的精密度和强度的问题,那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苏大哥,那么有办法解决么”方子安问。

        “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若这一点我都不能解决的话,还忙活什么冶炼合适的钢材,精细打磨器件,尺寸和形状分毫不差,这都是必须要做到的。所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刀不快,砍柴也慢。看来要造个冶炼炉了。我必须亲自冶炼合适的材料。”苏橫道。

        方子安大喜过望,苏橫显然胸有成竹。

        苏橫提出的其他问题也极为专业,他告诉方子安,整个机器似乎缺少了几个颇为关键的要点。比如锅炉中的循环冷凝系统,可以循环往复,不必将炙热的蒸汽释放掉,造成浪费。还有便是变速系统,他告诉方子安,无法控制齿轴的快慢,便无法投入实用。用在车船上,倘若不能加速或者减速,那将大大减少其实用性。所以,必须要有另外一个系统能通过控制蒸汽的量来达到控制活塞推动的频率和力道,从而达到控放自如的效果。

        方子安钦佩不已。方子安不是不知道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蒸汽机的标配,但是他自己可实在是无法设计融合进机器主体之中。他甚至都没说出这些东西,苏橫便意识到了,足见苏橫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机械制造中的大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