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真不知道当时与鞑靼决战啊,若是杨大人肯告知一声,卑职肯定参战啊”,潘飞文心里腹诽,若是当时知道有这么一支奇军出现,自己怎么着也跟在后头捞点功劳,何至于此。

        “哈哈当真是巧言令色,还真想着叫屈蒙混过关呢,若不是杨师傅来信,本宫还无法相信朗朗乾坤之下,有人敢如此大胆的颠倒黑白,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不虚此行啊。看来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了,牟指挥使,让锦衣卫把这些蠹虫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一一告知”,朱厚照懒得和潘飞文扯,直接祭出了杀手锏。

        听到锦衣卫,潘飞文再没叫屈的想法,整个人瘫倒在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次真完了。贺山等人身体不断颤抖,没想到太子心思缜密,步步紧逼。

        朝廷来的几位大人深居官场多年,看到此景立刻明白了潘飞文刚才的说辞只是为了逃脱朝廷追责。想到朝廷倚重的边军竟敢弃城,置后方千万百姓不顾,大理寺右少卿沈兴德、刑部右侍郎叶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严飞英就恨得牙痒痒,弘治帝时期的官员虽说有不少尸位素餐的人,但身居高位的官员多少还懂得廉耻。

        朱晖已经没有了国公的气势,从锦衣卫出现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输得一败涂地,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太子殿下竟然亲临陕西,更没想到太子殿下早就部署得当,悔不当初啊,自己怎么就听信了沈正阳的鬼话呢?为什么就不听从朱令权的苦苦哀求呢?唉~~~一失足成千古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默然的跪倒在地。

        朱厚照冷眼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哪里还有平时扯高气扬的气势,个个如同丧家之犬,这还是明朝的将领吗?

        朱厚照坐了下来,对着杨一清说“杨师傅,给他们好生讲讲榆林卫的战事,让他们明白什么才叫做军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军队。对了,你们不是俘虏了火筛吗”?

        火筛?众人面面相觑,不会吧?惊喜一个接着一个,杨一清竟然俘虏了让明朝头疼不已的火筛?是真是假?

        杨一清把此次战事的前后过程陈述了一遍,众人才知道朱厚照在春节时就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安排,杨一清最后对着朱厚照说“本次战事能取得巨大胜利,皆因一切都在殿下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若论此战首功,当属殿下;次功,当属王守仁及其东宫护卫,还有仇钺仇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