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下后,见炉栅已经彻底干透,方长在地上挖了个有缺口的坑,把格栅放在上面。这是炉子的灰膛,还可以用来通风,增大火势。

        然后他于旁边,使用普通泥土和泥。

        将和好的泥围着炉子边缘部分,转圈向上垒砌,炉子的坯体渐渐升高。

        方长还拿来柴禾柴草取火弓,在炉中生起火来,加速炉子的干燥,同时不断用泥加高炉体。只是这个过程中,炉子很容易在干燥后开裂,需要做的是用泥不停的补上,将裂缝糊住。

        将干燥好的几件碗罐拎过来,小心放进窑炉中,周围填满柴草,然后点燃。

        一边烧,一边小心的加柴。

        晚饭就在炉旁解决,烤后的板栗轻轻一剥壳就下来,色泽金黄,喷香软糯。吃着栗子,剥着松子,方长继续照看窑炉。

        直到半夜。

        然后他发现,这一窑器皿,齐齐碎了。

        不烧了,回去睡觉。

        清晨方长准时从床板上起来,竹制的床板比之前的柴垛要舒服很多,趁着朝阳未升,他采了一些茶叶,然后盘坐在崖边大石上,开始吐纳修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