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大明的这些通倭商人把个妻儿子女扣押在倭国,那是传统,不论是这些通倭的商人还是那些扶桑的大名,都认可这种方式,质子么,古来有之。

        但是,徐海不一样,他是什么人?通读大藏经的文化人,在扶桑,大约就等于后来的【天下两兵卫】,是嘴炮达人,是一言可轻取一国的智者。

        把自己人扣押在这儿,那成什么话?徐海心中如是想。

        他非但不会扣押人质在这儿,还要轻摇唇舌,忽悠大友手下的武士到他手下,在他这一路看来,大友家这些武士,比之杭州卫那些卫所兵,何其精锐……

        我若是有此精锐三千,取杭州……徐海想到这儿,突然就想起了那个火枪都打不死的家伙,忍不住就打了个突,随即想道,我若是有此精锐三千,取嘉兴府,当是探囊取物。

        不过,在这之前……他看了一眼脸色涨得通红的大友宗麟,未免就高声宣了一声佛号,随即大有深意地说道“小檀越,这天下事,不可强求……”

        这话一说,大友宗麟自然就坐不住,双手在榻榻米上一按就跳了起来,顺手便操起上首义鉴身旁小姓……这些小姓,大约和大明的老爷们身边的门子也差不多,都是挑那唇红齿白的美少年,大明的门子,超过十八岁,就叫老门子,毕竟,菊花不新鲜了,扶桑亦然,十六七岁基本就元服离开主公,菊花不新鲜了嘛。

        义鉴身边的小姓,也是个唇红齿白的美少年,剃个月代头,跪在义鉴身边板着脸故作威严,手上惯例拿着一把倭刀,如果下面家臣喧哗,小姓就要拿刀在地板上敲敲,表示主公在此,你们成何体统。

        大友宗麟一跃而起,操起小姓手中的倭刀,沧啷一声,拔出刀就对着下面徐海兜头砍去。

        这一下,也算是迅雷不及掩耳了,周围家臣武士还没反应过来,大友宗麟一刀已经劈到了徐海头顶三尺,刀光闪烁之下,徐海合十微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