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茶

        郑和下西洋,李书成和江明月并没有关注。他们现在呆在一个印书房里,正在准备印书。

        他们印的书是前些年游历西方收集、翻译出来的数学、几何、科学、哲学等书籍。不管当下有没有人会重视,做了心里不留遗憾就好。就像洋芋包谷那样,带回来之后只要不失传,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它们的价值,重视起来的。

        刊印这些西方著作几乎卖不出去,只能同时刊印四书五经这些儒家书籍赚钱来贴补,虽然每种也只是印了数百册,还是用了六年时间才刊印完。

        “好了,这下终于印完了。”完成最后一本刊印之后,李书成感叹道,“这都是什么事啊!这么好的书,就因为不是科举考试书目,就连送都难以送出去。”大家读书,目标就是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到骨子里,有志于此的人谁会看这些闲书?所以买一赠一送人,人家还不怎么乐意。

        “这些书不符合他们的心意,他们自然不乐意要。”江明月笑道,“不过不是也有喜欢这些书的嘛。”江明月说的,是城里几个账房或者管家之类的人,看了这些免费的书本,觉得还行,又是免费的,就拿走了,权当闲书看。

        读书人关心的是读书做官,什么科学技术,数学几何,那是工匠之学,怎么入得了他们的眼?难道学了去做工匠?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工匠的户籍是匠户,经常还要自带干粮参加朝廷发下的任务,日子过得像难民一般。与他们相似的还有军户,军户大儿子是不能考科举的,他得等他老爹死后替补。大明军户出身的文官不少,但是没一个是长子,张居正家也是军户,要是他是大儿子,那就没有成为首辅的一天了。

        匠户地位低下、生活贫困,就别指望他们搞什么发明创造,工艺技术有什么进步了,李书成可以想象,要是没有外来的技术输入,就算到了明朝灭亡的那一天,火绳枪和火炮也没什么大的进步,甚至会偷工减料退步!

        书籍印了,一桩任务也就完成了,之后的时间,应该对自己好点。比如到武夷山品品还刚被发现没几年的大红袍,广西的金花茶,空间里栽种的西红花,在地中海学会制作的鱼子酱,这样的日子才叫生活嘛。

        来到武夷山找到山心永乐庵,得到了大红袍的消息,不过九龙窠那三株大红袍已经被朝廷派人看管起来,不好下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