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分派考察任务,小阳就在市里,用不着另外考虑,小澎所在的镇就代表了,这一路由宋相带队。杨明国交接了手上的工作,带一队去隔壁县小秋那里。

        李远山不想跑远,就跟着去小澎那里。

        车子出了城驶上乡道,李远山看着窗外的人家,说道:“这些年变化很大啊!房子多了,也没几家瓦房了。还有这路,以前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现在是平整的沥青路,坐车上再也不会腾云驾雾了。”

        “你十多年没有来过了,变化自然大,要不然,这么多年不是白过了!”杨明学说道,“至于路,这些年省州市各级政--府都一直重视发展交通,我们镇都重修第二次了,这边修起来,正常。”

        感受着风从打开的窗户吹进来,李远山笑道:“这路一好,感觉倒不像是考察团,而是老年旅游团了。”

        “我们本来就是来玩的,说是旅游也可以。”杨明学指了指车上公司新招来的年轻员工,笑道,“工作自然有他们年轻人去做。”

        工作不由年轻人去做都不行。刚开始镇政--府招待李远山他们,因为镇长知道他们是书--记的长辈,没怎么劝酒,意思意思就行了。但去到第一个村子,村支书和主任设宴招待,本待不喝酒的,可他们有找了几个老人作陪,这就不好推卸了。

        举杯喝了一杯,年纪最大的老人笑道:“这是从隔壁广西传过来的biang荡酒(拼音biang,二声,发音跟'比昂'二字连拼相同),度数低得很,就和啤酒差不多,还放了冰糖,喝不醉人。”

        “哪个讲的喝不醉人?我们可听说过这个酒,喝醉了比喝度数高的酒还难受。”寨方平说道。

        “少喝点不会醉人。我每天不喝个斤把都觉得浑身难受,还有骆老哥。”另一个老头指了指年纪最大的老头说道,“他今年八十二了,就算我那几个侄儿子侄姑娘控制着,一天也得喝个半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