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台北地下城 >
        看着静悄悄的多管电梯李品翔握着方向盘不安的问:「现在没有电力,多管电梯有办法把我们的车运下去吗?」

        「当然不可能,但是在多管电梯的最内侧,有一个倾斜角度只有三度的大螺旋回转公路,这是在地下城建立初期深度还没有超过五百公尺的时候留下来的,除了用在设备维修以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走这条路了,我们只是要下到地下第二楼,走这条路应该可以通,只不过到地下二楼以後可能不会在转运站的正下方,出来要再绕回来。」说。

        我和薇拉以及雪翁离开蓝凤凰的屍T走回车上,李品翔直接把车子开进多管电梯最内侧的等候区,这个区域平常都是徒步行走的路人,为了安全起见是没有办法让车开进来的。

        这里是一个相当大的环形广场,里面是八个同心圆结构,每个同心圆都是一整排的电梯。电梯的大小由内而外越来越大间,最内部的两圈是每一部都仅供数十人搭乘的短距离接力电梯,上下移动最多只有四十公尺。

        这种类型的电梯在整个台北市的各个区域其实都有,它的目的是供应小型区域人员的移动,因此在台北转运站,人们就算搭上来也鲜少走出多管电梯外,他们大部分直接在这个转运站内转搭其他的交通工具离开台北市。

        最内侧那两圈以外的其他电梯都是载具用电梯,它们承载的都是车而不是人。这几个电梯圈由内而外依序是自行车、动力单人载具、无人机、小客车、大众运输车、大型客货车。这八个同心圆各自有不同的出口,从电梯里出来的用路者,在同心圆的公路上依着顺时钟方向遶出来,它们没有机会相交,像是淋巴管与静脉血管一样各自深入组织内部,然後在城市的深处纠结在一起。

        最外面三圈的大型载具由於转向上b较困难,因此还分成上下两层,两层的外观都像是齿轮或圆锯一样,上层顺时钟旋出,下层逆时钟方向旋入,每一个电梯的入口都是向外凸起的锯齿,离开电梯的时候不会受到管制,但是进入电梯的时候为了避免驾驶上的困难以及排队会产生的摩擦,在入口处会有明确的指示灯号通知你何时可以进去以及你所该搭乘的电梯在哪一个位置。

        我们开来的这辆军用车,照理说应该算是大货车,平常时应该要直接走最外围的逆时钟入口,但是现在地下城失去电力供应,我们肯定不能坐电梯了,所以我们选择由中央的共通道路直接驶入多管电梯的核心。那是在最内圈的两层接力电梯更内部,一个半径两百公尺的巨大垂直落x,知道这个地方的人都叫它「大空洞」,有的人还开玩笑说这个地方是陨石砸出来的,而且大空洞的底下还有一位想要与地球融合的片翼天使坐镇着。

        不过实情是,这里只不过台北地下城开发初期就挖出来的一个垂直人造空间,深度不过几百公尺而已,大螺旋回转公路就是沿着大空洞的壁面而建造的一条逆时针方向旋转向下的交通g线。

        以前大空洞的用途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通风口,它就是整个台北市的气管,地下城要用它呼x1的,但是当台北市的地下化规模巨大到一定的程度时,这个排气管根本不敷使用。而且随着新的技术研发,活X金属还原碳设备的更新和固碳技术革命,加上整T地下城物质循环的规划,种种的变革,让地下城变成一个零排放的城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