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弩矢疾射过来,擦着高素的肩膀射到了十几步外。高素唬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弩矢擦过的肩膀处摸了一把,没有受伤,他拔剑出鞘,向对岸骂道:“小儿!欲射乃公?”提剑请示荀贞,“荀君,对岸只有几百贼兵,不足挂齿,就令君卿张弩反击,吾等趁势杀过去罢!”

        戏志才制止了他的冲动,忧心忡忡地向东北方望去,战鼓、喊杀声持续不断地随夜风传来,他说道:“贼兵早有准备了!不但在吾等‘渡河’之处安排了伏兵,朱将军他们也碰到了贼兵的埋伏!”

        他不顾危险,快步走到河边,观察河水的流势,捡了块小石头扔入水中,石块在水面上砸出了个小漩涡,冒了几个泡沉入了河底。

        他返回身,对荀贞说道:“朱将军说若是在半渡时遇到贼兵攻击,那么他就诈败撤回,引诱贼兵过河,然后搬开上流的土囊,使水流湍急直下,以此来淹没贼兵,我刚才看了河面,水流并无变化,要么是朱将军还没有搬开土囊,要么是此计不能得行。若是前者倒也罢了,若是后者,朱将军部危矣!贞之,吾等快去援助他们。”

        宣康提出个意见:“朱将军若是遇到了埋伏,被贼兵趁他半渡而击之,那么就算咱们去驰援朱将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徒然望之。荀君,我觉得子绣适才所言甚对,咱们不如杀过河去,将对岸之敌击溃,随后急趋到朱将军与贼交战处,击贼侧翼,这样朱将军在河这边,吾等在河对岸,两面夹击,败敌易矣!岂不上策?”

        他话音刚落,许仲忽然伸手前指,说道:“贼兵出城了!”

        众人忙举首远望,只见一条火龙从远处的昆阳城中出来,出城后分为两股,一股大,一股小,大股的往朱俊交战处急行去,小股的折往荀贞这边的河对岸。这两股敌人的行军速度都很快,从行速判断必是骑兵。

        陈褒喃喃说道:“火把甚多,这两股贼骑怕有千人之众啊!”

        紧跟着没多久,又有敌人从城中出来。若把刚才的骑兵比作是一条火龙,那么现在出城的敌人就是一片火海,前后连续,没有一点间隔,众人看了多时,仍没有出完城,几乎令人疑其无穷无尽,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马在行动。

        宣康瞠目结舌,不再说渡河击对岸之敌了,咂舌惊道:“这是贼兵的步卒,得有多少人啊!波才、何曼难道把贼兵全部派出城了么?……,咱们刚到岸边,贼兵就大队出城,反应怎么这么快?哎呀,糟糕!中了贼兵奸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