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许仲已经遣过一次使来见李通了,是以李通一闻许仲使者复来,便知其意,没有立即召见,先叫人安排许仲的使者饮食住下,接着召来得力的左右僚属,讨论此事。

        来的僚属多是李通的族人,吴霸和他的儿子李整也来了。

        吴霸本是黄巾渠帅,在一次作战中被李通擒获,由是投降,因为随着投降的还有他的旧部兵士,为数不少,故而李通对他甚是重用。除此外,还有几个陈家的人。此陈家便是陈恭之族,陈恭早年与李通共起兵,后被自己的妻弟陈郃所杀,李通为陈恭报了仇,攻破郃军,斩郃首以祭陈恭的墓,陈恭的族人、部曲因也就并入了他的部中。

        天色已晚,从仆点起烛火,照亮帐中。

        待诸人来齐,李通说道:“许将军又遣使来了。上次他的使者来时,我没有给以明确的答复,用模棱之言,权作敷衍。这次,恐怕是不能仍旧这么做了。汝等有何想法,可都说来听听。”

        李通现下是个香饽饽,许仲、吕布争相拉拢他,包括之前孙坚也曾招揽过他,针对此,他的部下现在有三种观点。

        三种观点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择一方而投之,一类是现在还未到选择投靠的时候。

        具体到第一类的观点来说,又主要是围绕孙坚、荀贞而争议。至於吕布、袁术这一方,因为袁术在南阳不但在与刘表的交战中不占上风,军事能力不行,而且骄奢放肆,惹得南阳民怨不已,不管怎么看,都不像个可以投从的良主,所以被排除在了选项之外。

        认为应该投从荀贞的人认为:投从荀贞有两个好处。

        首先,荀贞姓出名族,其人折节下士,甚有美誉,颇得士附。相比孙坚在豫,不能得到豫士的衷心拥戴,荀贞在这一点上远远胜过。

        其次,自从击黄巾以来,十年间,荀贞转战豫、冀与徐,战功赫赫,今据徐方,文武济济,新有九江,又占泰山,兼有兖、扬之地,已是可匹敌袁绍、公孙瓒的一方强雄,佐以孙坚之助,假以时日,必定能成就大事。现在如果举兵归附,来日可致富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