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坚檄文中暗含的此层意思,荀贞当然是能够看出的。

        对孙策的能力,荀贞还是很放心的。赵宠虽不算无名小辈,孙策现下虽亦尚且年轻,军事经验或还有欠缺,但其两人对阵,在敌我兵马人数相近的背景下,荀贞相信,赵宠断非是孙策之敌。也就是说,有了孙策在梁国,至少赵宠的这支陈留兵,暂时来讲,是没可能加入到进攻昌邑的战斗中去了,——己氏向北,过了济阴郡的单父、成武,总计行程百里,便是昌邑县,即是说,己氏、单父、成武这三个济阴郡东南部的县城,是位处在昌邑县的正南方的。

        唯是对孙坚亲自率兵迎战吕布,荀贞有些小小的担心。

        “飞将”吕布,骁悍无双,其帐下诸将亦无不并凉猛士,别的不提,只张辽、高顺两将,一个以“机巧”著名於后世,投降曹操后,名列“五子良将”之一;一个剽悍敢斗,以其所部之“陷阵营”,横行於当今,营中兵士虽仅七百余人,可临敌交锋,悉以一当十,几乎无阵不可摧陷,不管是论吕布本人的勇武,还是张辽、高顺等将的能力,都绝非可以小觑之敌。

        孙坚能够顶住吕布的这次大举进攻么?

        对孙坚的担忧,和对颍川郡父老、旧友们的安危之担忧,深深地笼罩在了荀贞的心头。

        在上次接到孙坚军报的时候,荀贞就给驻扎在汝南境内汝阴县的李通、荀愔去了道军令,叫他们南至汝水北岸,寻找战机,扰掠南岸褒信等县的吕布之留守兵马,以做与孙坚部的呼应。李通、荀愔大概是才接到荀贞的上道军令,因是还没有回文送来,荀贞就又叫戏志才亲自起草,又写了一道给他俩的军令,当日即遣使乘骑快马再次给他俩送去。——颍水不仅贯穿了颍川,而且贯穿了汝南,汇入到汝南东南边、扬州境内的淮水河段,汝阴县就在汝南境内颍水东南段的南岸,南下近两百里,便是汝水,与汝水南岸、吕布的驻帐之地褒信县遥相对应。

        盟友、盟友,就是在对方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全力相助。

        这个相助,不止是为了对方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孙坚、荀贞两人都在自己的地盘受到敌人猛攻之际,尚不忘相助对方,可谓是盟友的典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