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图纸数据上需要具体调整这个薛瑜一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站在有的头部改成了牛头,有的加大了轮子,有的则更改了横梁长度的“魔改自行车”面前,眼看着形状逐渐脱稿走向失控,薛瑜一时无语凝噎,不知道该鼓励兵械坊匠人们的创新改造意识,还是该叹气自行车的出师不利。

        横梁和齿轮传动轴等等结构都算不上精密技术,木材在兵械坊仓库里也应有尽有,真正需要技术和材料的是金属链条,由于还没有正式作为军械上报,制作的材料都是从兵械坊余量中抠出来的,如今一字排开的二十多架自行车上加起来也只有五条链条。

        链条打造的方法各有差异,但和齿轮的配合很不错,也难怪三轮车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在发现了这个应用方向后迅速获得了一致好评,她拿出来的齿轮组传动省力是相对成熟的方向。齿轮组省力的技术已经让匠人们有了新的灵感,薛瑜还瞥见地下画着的一个草图,看上去像是依靠齿轮组改良风箱拉动的设计。

        一堆自行车里比链条更显眼的是木包铁的几个轮子,放眼望去,除了这几个轮子,就没有几个车轮是完好没有裂痕的。薛瑜看了一圈,动手拆了一条已经往三轮车靠拢的带筐自行车上的链条,仔细查看他们的技术成品,大略心里已经有了些数。

        问题应该是出在负重和造价上。

        面对来验收的薛瑜,兵械坊四位大匠都有些羞愧,“我等有负殿下所托。”

        “说说看,遇到了什么问题。”薛瑜止住他们的告罪,瞥见门前兴冲冲赶来的行宫宫丞李麦,比了个手势让他稍等,与匠人们一起快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随着匠人们的叙述,薛瑜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自行车无法载着穿上四五十斤重量的甲胄和兵器的步兵前进,换了许多种材料都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当使用优质木材铸铜分散车轮压力后,损耗虽然降低,但自行车车轮的造价也直线上升。

        而纯粹用来运兵赶路的话,自行车虽然省力,但木轮对各种不同的地况适应能力不强,损耗率大,若真到了兵贵神速的时候,让步兵卸甲卸兵器轻兵赶路,还不如直接骑兵突袭。加上木制车身与铁质的链条都需要精细保养,不能冷不能热不能潮湿,比起养护和等待制造或者维修的时间与开销,反倒是养马性价比更高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