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经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大乘般若无二。

        它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

        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

        另外,此经认为佛陀有真身和法身之分,法身也就是信仰者追求的最高真理或真如,人们通过修行的六种方法(六度),可以获得解脱。

        观音心经: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人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

        \"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