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国重坦 >
        但是,从去年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工厂招工人数大大减少了。

        不过,当时在马宝山的手里,还是有人进来了,反正,这么大的工厂,少几个人不少,多几个人也不多。

        等到赵国栋当了这个主管人事的副厂长,这才发现了情况不妙。

        在发动机生产的一分厂的时候,人心涣散,不少工人吊儿郎当,随便开个病假,事假,整月的不在厂子里,照样领工资,当时,赵国栋采纳了秦振华的建议,用了很多的办法,终于将一分厂整顿起来了。

        这和部队的支持是有很大关系的,先是一大批的发动机要大修,跟着就是新的发动机生产任务,有了任务,才能够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对坦克来说,发动机是个消耗品,五百个摩托化小时之后就得大修,几次大修之后就得换新的,所以,一分厂只要能生产出来合格的发动机,至少订单还是有的。

        但是,除了一分厂之外,其他的分厂,以及总厂,前景已经不乐观了。

        部队的订单在继续下降,一个个的工厂都开工不足,到了这半年,恶化的更加严重,所以,在这种时候,一机厂如果继续招收工人,那就是在浪费国家的资金,浪费工厂的资金,这些人进来了,都是要有福利的,有工资的。

        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钱是国家的,赵国栋操心国家亏钱干嘛?尤其是那些家里有适龄入厂青年的老师傅们,就更是在背后气愤不已了。

        以前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到了赵国栋这里,一下子就把口袋给扎紧了,这是想要让大家背后活动,给送礼吗?这也太黑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