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再过上四五年,孙权的位置便是要交予他来坐了,这可是吏府啊,诸葛恪心里有些激动,而诸葛瞻,却没能回到庙堂来,他去了青州,担任青州牧。

        这让诸葛恪更是感受到了叔父的那种看重,他来到了庙堂的第一天,甚至都没有去拜见阿父,便来到了叔父这里,他来到了诸葛府的时候,叔父正在书房内,诸葛恪见过很多的大臣,也去过他们的书房,书房内那堆积的书籍,总是让人望而生畏,可是叔父这里不同,叔父的书房很小。

        书籍也算不上太多,一个狭长的木案,上头还有不少被蜡烛烧出的焦黑,木案上的文牍也是乱七八糟的,诸葛亮一会看看这个,一会又看看那个,手中的笔却不曾停下来,诸葛恪没有打扰叔父,只是坐在一旁,认真的等着他忙完,他偷偷的看了看被随意丢在周围的那些文牍。

        好像是什么作物的产量以及各地产出对比,诸葛恪只是看了几眼,便没有再去看。

        如此忙了数个时辰,放下了手中的笔,诸葛亮方才欣慰的看着一旁的侄儿,“元逊...你回来了?”,诸葛恪起身,认认真真的朝着叔父大拜,“侄儿拜见叔父!!”

        “起来罢!”,诸葛亮笑着站起身来,诸葛恪也赶忙站起身来,却不敢挺直了身子,诸葛亮走到他的面前,抓着他的肩膀,往上一提,却是让他挺直了后背,随后笑着拍了拍他的肚子,“好啊,在贵霜吃的不错啊,这肚子已经要赶上刘令公了!”,诸葛恪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诸葛家大多都是清瘦高大的,不知为何,却出了诸葛恪这么一个胖子,诸葛恪年轻时倒还清瘦,年纪越大,这体格也就越大,诸葛亮带着他走出了书房,对于这个侄儿,他还是比较看重的,走出了门,诸葛亮从一旁拿了些饲料,便蹲在了院落内,喂养着院落内的鸡鸭。

        诸葛恪有模有样的也拿起了一把饲料,蹲在了叔父的身边。

        “元逊啊,你也长大了,想当初,你哭着闹着要跟我进学,那时你还够不到我的膝盖呢!”

        “叔父..那时我还年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