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逼寿龄侯把出厂价降下来,他们再去和国泰商行谈销售价格利润不是更多?

        张鹤龄懒得听这种屁话,阴沉着脸一字字的问道:“张二是什么意见?”

        张二的长随道:“二管家说,老爷要准备把银子退给他们,否则这帮商号不可能会罢休…”

        张鹤龄提高音量打断奴仆的话,“退银子?想都别想!他们也不去京城里打听打听,本侯何时将吃到嘴里的肉吐出去?不服气就闹,本侯接着。”

        客厅里的心腹们面面相觑。这哪里能行?这些闹事的商号背后可不是以往那些普通人,或者小官儿。

        这时,外头一名长随进来,汇报道:“老爷,外头有一个读书人拿着前吏部尚书、少傅、太子太傅王公的名帖来拜访。”

        这一连串显赫的官位指的只有一个人:王恕。此时,王恕已经致仕在陕西三原府家中。他和弘治皇帝有点龌蹉。但依旧是士林公认的天下名臣。

        其幼子王承裕为弘治六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在京中任兵科给事中(言官)。

        花厅里一帮人都发愣。三原王家的商号也牵扯在其中?他们家不是在关中、榆林一带经商吗?

        张鹤龄刚才滚刀肉般准备硬抗到底的气势泄了点,虽然不爽还是让人将那读书人请进来。这天下间,还没有几个人能拒绝一代名臣王恕的名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