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是时势啊!他来京中参加会试,因为多年前受过定国公府的恩惠,恰好滞留在其府中时遇到新秦伯张昭推动废除卫所改革。他看到其中定国公府的机会。

        徐光祚感觉这简直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起身,恭敬的向孟先生躬身行礼,“孟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望先生不以光祚愚钝,留在府中,早晚请教。”

        孟先生捻须一笑,一副高人做派,推辞道:“世孙客气。此事改日再谈吧。”

        徐光祚一脸兴奋又无奈的告辞离开幽静的小轩。

        孟先生负手在小轩窗口看着小院中的银杏树。心里轻轻的叹口气。他其实刚才有些话没有说透。

        大明朝的权力之位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于文官而言是如此,于武将而言还是如此。内廷的太监们之中一样如此。这是太祖定鼎时所决定的。

        除非是改变国朝的制度。历年来打破惯例的只有少数人。譬如救国于危难之时的于少保。他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总览局。

        回到武将这一亩三分地来说,张昭看似另辟蹊径,搞出一个新军营,且没有占据五军都督府中的职位。但是,他的踏脚石其实是保国公朱晖。

        弘治十四年,平江伯陈锐怯弱,避敌不战。他的权力便丢失,夺禄在家。取而代之的便是保国公。而保国公打仗依旧不行。张昭便成为国朝带兵的第一大将。

        柿子要捡软的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