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时候的学生可不是现在的学生能比的,那时候的学生是社会中少数人能读得起的,除了少部分是靠家庭背景塞进高等学府之外,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者,能读上高中以上,那都是凭本事的了,要是能考进大学,那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不信且看国军中人,譬如后来的“西北王”胡宗南,他黄埔参军之前便是一名教师,毕业于吴兴中学;再譬如后来蒋介石的“御林军统领”张灵甫,这家伙在考入黄埔军校前,可是就读于北大历史系,之前因为家境原因,才无法继续就读下去。

        除了这两个国军之中最典型的例子,还有胡琏、孙立人、宋希濂等等。

        这些学生,承担起整个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有的或是参军,又或是从政,又或是从业技术类工作,林林总总。

        正因为国军中有着这么一条不成文、而且未曾摆上过台面的规定,张天海才如此头疼:他不想打击这些学生的爱国之心,可又不能破坏规矩,只能出此下策了――让二一二团的熊团长头疼去。

        至于违反了这条规定,张天海也不会受到什么严厉的处罚,宋希濂顶多也就是撸了他营长的职务,而且是一撸到底的那种,然后派去前线当普通士兵。

        这种结果,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了,好不容易当上个营长,还想着怎么指挥部下去打仗呢,就因为干了这么一件糊涂事儿就被撸了?那是绝对不值的。

        “那……长官,您知道这二一二团团部在哪里么?”队伍中,一名男大学生开口问道,言语之中充满了尊敬,看样子,应该就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了。

        “嗯……这个简单,稍等一下。”张天海轻轻摸了一下刚长出写胡渣的下巴。

        说完,张天海就回过头叫了一个路过巡逻的士兵:“那个谁。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