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船北马,说的是两地居民不同的习俗。

        长江以南的居民熟悉水性,在船上如履平地,游刃有余。但到了马上劣势就显现了出来,许多人东倒西歪,前仰后合,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而刘辩把双边马镫的构思提了出来,简直是把这批骑卒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全军配备了双边马镫之后,虽然大多数骑兵还无法做到操控自如,但却已经能够纵马驰骋,在马上挺枪刺杀也不在话下。比之一开始,战斗力不知提高了多少倍!

        在马掌上钉了马蹄铁之后,对于战马的保护性大幅提升,将会极大的延长战马的寿命,避免战马因为马蹄受损而过早的报废。对于缺少马匹和牧场的江南来说,这个发明同样重要,其价值甚至超过了双边马镫。

        这日傍晚,刘辩刚刚用过晚膳,就接到了来自庐江方面的求援信。

        陆康在信中说道,袁术得知了刘辩打算御驾亲征,数日前派遣了大将张勋、雷薄、陈兰各率一万五千人马,分作三路向庐江进军,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庐江治所舒县危在旦夕,请天子速发精锐救援。

        “既然袁术已经提前做出了动作,看来北伐的计划只能提前了,速速招文武大臣进宫商议!”

        刘辩看完书信之后,连嘴巴上的油渍也顾不得擦拭,吩咐郑和立即召集文武群臣到太极殿商议对策。

        庐江是江东军北伐的桥头堡,是攻打中原的支撑点。庐江绝不能丢。万一被袁术夺去了庐江,失去了根据地,失去了囤粮休养的所在地。讨伐袁术的战争难度将会翻倍。因此会议的结果只有一个,立即发兵庐江,击退袁术军,巩固庐江这座前沿重镇。

        “虽然现在出兵有些仓促,但形势所迫,不得不发!敢问哪位将军敢自告奋勇,担任先锋?”定下了立即出兵的决议之后。刘辩扫视了一眼众武将,高声询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