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刘辩只能逼良为盗。

        窃钩者贼,窃国者侯,窃诗者是什么?

        刘辩不知道,但却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剽窃一首诗歌,为自己披上一件才高八斗的外衣。

        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名声,引得天下文人墨客折服,还可以名垂青史,赢得“上马能横槊,下马能赋诗”的美名,至少不能在千年之后让某人讥笑自己“略输文采,稍逊”。

        身为拥有召唤技能的穿越者,又有名正言顺的皇帝身份,寡人必须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明君,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既不能输了文采,更不会稍逊风/骚!

        盗亦有道,窃钩不能随便窃,那样会被抓;窃国更不能随便窃,弄不好会成为阶下囚。这还不打紧,要是弄个诛灭九族,满门抄斩,那就悲剧了。

        同样的道理,诗歌词赋也不能随便剽窃,稍有不慎,不但不能名扬四海,反而会弄巧成拙,留下笑柄。唐宋元明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拿到这个年代,不见到就会震古烁今,甚至会被当做下乘之作。

        所以,窃诗也是讲究技巧的,谁若是觉得拿着一首“窗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或者“黄河之水天上来”就能招摇撞骗,沽名钓誉,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年代的主旋律以短赋为主,就像曹操“短歌行观沧海”这样的体,辞藻华丽,短小精悍。大气磅礴,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世人折服惊叹!

        但这种震撼性的作品若没有环境陪衬。无疑会大大的降低词赋的格调。所以刘辩暂时不打算剽窃曹操的神作,而是准备盗一首应景的七言诗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