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被断,对于袁绍军来说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袁绍及手下的幕僚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坐镇济南国治所平陵的袁绍立即召集临淄的郭图、辛评,以及泰山的辛毗、荀谌等谋士快马赶到平陵来共商对策。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

        大雪过后,寒风刺骨,凛冽的北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漫山遍野里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沾满了霜雪的旌旗被寒冷的天气冻成了固体,任凭北风嘶吼,却再也没有猎猎作响的气势。

        在严寒的侵袭下,十万袁军将士脱下了甲胄,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城墙上巡逻游弋。刀枪剑戟等武器根本没法握在手里,只能把双手抄在袖子里,再把兵器搂抱在怀里;然后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城墙上瑟瑟的走动。

        虽然北风如刀,但众谋士也不敢耽误,立即带了随从,踏着厚厚的积雪,快马加鞭的赶往相距二百里左右的平陵,与主公袁绍共谋对策。

        目前袁绍的兵力部署如下,济南国由袁绍亲自坐镇,麾下谋士有沮授、逢纪、许攸、陈琳、濮阳兴等人,武将以萧摩诃为主,其他的还有高干、淳于琼、韩莒子、吕威璜等偏将,正规兵力四万人,此外还有两万黄巾降卒。

        在齐国治所临淄有袁谭坐镇,麾下大将有张郃、吕翔、蒋义渠、汪昭,参军的谋士则是郭图、辛评,正规兵力三万人,黄巾降卒一万五。驻扎在泰山郡治所的主将是颜良、副将是麴义。其他的偏将还有马延、眭元进等人,以辛毗、荀谌为参军。正规兵力两万八千人,黄巾降卒两万人。

        除了青州三郡的这十万正规军团以及五万黄巾降卒之外。在袁绍的冀州老巢还有五万正规军驻守在邺城、渤海以及平原等地,冀州别驾从事审配为最高指挥官,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之一的韩猛为主将,袁绍的次子袁熙、幼子袁尚现在已经从军,分别获封杂号将军,虽然职位较低,却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此外还有两员偏将张南、焦触。

        众谋士冒雪跋涉了一整天,在傍晚的时候陆续进入了平陵城。前来拜见袁绍。

        此刻,袁绍临时驻扎的府邸里面灯火辉煌,有资格参加会议的文武早就恭候多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半天,一直拿不定主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