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的,为了大魏的子民,还有你,我能忍的都忍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说后半句话时,宇文迪右嘴角上扬着,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个外表纨绔,目空一切的少年。

        "还有一件事,我想与你做一桩生意,不可你可否愿意?"萧明月问道。

        "你说的话,我都愿意听。更何况是谈生意!说罢,又想帮陈贤什么事?!"宇文迪说这话时除了爽快又不禁带有一丝醋意。

        "不仅是帮他,也是帮你!"萧明月说道。

        "哦?那我更要好好听听。"

        "那你听好了,我想把魏国的黍米引进到陈国来,再把陈国的棉花引进到你们北魏去!"萧明月细声同宇文迪说道。

        "黍米只有在我们北方才能丰硕饱满,而这南陈大多潮湿阴雨季节,很容易被水涝;而我们北魏不像陈国这般气候温和,一年中并无几日严寒,棉花怕是很难种得出来!"宇文迪蹙了蹙眉说道。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之前我见郦善长的《水经注》有些田谷的记载,又查阅了一些农书,得知棉花喜光照,喜水源,喜肥沃之地,土地之中含盐量多些当佳,我想你们可以找一处适宜之地,先试验一番!若成时,则可收益许多人,牛皮羊皮虽能御寒,锦帽貂裘虽能保暖,却是寻常百姓负担不起的!而黍米相比于棉花,则没那么多要求,不过是种子爱挑着地方,平时种麦谷之地,第一年种则会收成差一些,第二年则会产量攀升,到了第三年,若肥料施的好,与寻常水稻相比,则一亩之地可以多养活十人,我说的这些还不算那些双穗子的,若得双穗子的,则产量加倍,又可以解毒驱邪气,治疗疮痈,痢疾,小儿鹅疮!岂不妙哉?!"萧明月得意地说道。

        宇文迪一边听着萧明月的话,一边不住地点着头,觉得萧明月所说不无道理。

        欣赏地看着萧明月,感慨说道"先不管这黍米和棉花的事成与不成,单单你能有这份见地,便足矣担得起女宰相一官!"说完,还微笑着给萧明月作了个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