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爷爷,那您是觉得当今陛下是有为之君”?叶志辉一下不知道该信谁,一边是自己的敬爱的爷爷,一边是亲近的士林。

        叶景云静静的说“以我观察,若说未来能让大明朝超越盛唐的人,当属陛下”。

        叶志辉想了很久,都没明白爷爷的意思,按照他的看法,当今陛下实属胡闹,把朝政当儿戏,想改就改,不符合先贤的明君之像。叶景云看着孙子的眼神,叹了口气说“志辉,你的目光仅仅盯在了科举改革上,只看到了科举改革对你们的不利之处,没有看到科举改革对天下积极的影响”。

        叶志辉从深思中反应过来“请爷爷赐教”。

        叶景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坐下来说。志辉,我且问你,你认为科举改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愚民政策,打击有识之士”,叶志辉害怕老爹发飙,支支吾吾的说。

        “呵,谁是有识之士?你还是整个士林”?叶景云轻笑一声。

        “当然是整个士林”。

        “爷爷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愚民政策?你们还真敢说。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然后是乡试,最后是会试,这当中粗略算一算顺利的话都要十年,可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人才能如此。大部分都必须要经过十几二十年,有些甚至终生都过不了乡试,你认为这样的科举合理吗”?

        叶志辉辩解说“那是因为有些人愚钝,或是没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叶良辅刚想呵斥,叶景云摆摆手,喝了口茶,锤了锤自己的老寒腿,继续说道“志辉,这几年的科举前三甲你自己看看,哪个不是天资聪颖之辈,你不是非常崇拜康海吗?说他有秦人风范,可他中状元也已经28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