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崇拜的人可是非常推崇陛下的”,叶良辅冷不丁在旁搭了一句。

        叶景云说“再看陛下的科举改革,你不要忽略前面的改革措施,只看后面的结果,前面说的清清楚楚,所有适龄孩子都必须入学堂学习,所有费用由朝廷负责,这才是科举改革的精髓,实现人人有书读,明事理,是不是先贤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算是愚民政策吗?单是我们叶家这个大家族,为什么只有你可以安安心心的读书,其余旁支子弟没有?想过没有?生而为人,为什么不平等”?

        叶志辉张了张嘴,想辩驳,发现理由非常苍白。叶景云脸色渐渐严肃“再说打击有识之士,朝廷什么时候打击过有识之士,只是你们觉得苦读十年,朝廷改变了科举规则,让你们心生不忿罢了,朝廷一直鼓励你们这些读书人去西山走一走,看一看,但你们却固步自封,一叶障目。你现在喜爱的物件哪样不是西山创造出来的?百姓现在都能买得起华丽布匹,不是朝廷的功劳吗?是士林那帮人嘴里吹出来的吗”?

        叶景云的话让叶志辉无从反驳,面色难堪。“我叶景云虽然只是个区区举人,但我好歹还懂得分辨是非黑白,也去西山走了一遭,大开眼界,让我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未来的大明盛世我估计是看不到了,但你们有生之年应该可以见识到。志辉再告诉你一件事,我在西山除了见到了弘治十二年的状元王大人,还看到了康海和顾鼎臣,他们都在西山学习和工作,呵呵,你还敢说你比他们厉害吗”?叶志辉无言以对,

        远在山西的韩家是当地的士绅家族,祖上是北宋宰相韩琦,在当地颇有威望,现在的家主是韩文,现担任南京吏部尚书,韩文这一支虽然搬到了南京,但家族主要还是在山西洪洞生活和经营,自从科举改革之事越演越烈之际,韩文敏锐察觉到士林的异常,勒令儿子不得参与。

        他又担心家族的子弟受到挑拨参与此中,赶紧修书一封快速送往山西家族的长者,告知此乃有心人士煽动士林对抗朝廷,告诫家中子弟切勿头脑发热参与其中,否则必然连累家族,韩文还坦言朝廷政策有利国家和百姓,家族应当大力支持云云。

        不少当地的士绅家族一手派嫡系子弟前往西山学习,转手又在背地里鼓动士林对抗朝廷,他们的目的不是真正为了读书人,而是借此获得更多的谈判资本,一些不明就里的读书人在他们的煽动之下,热血上头,开始为此奔走,决意上书朝廷。

        在朝廷公布十年计划之后,各地竟如春笋般出现了各种诗词社,甚至有些地方激进的士子更是扬言“奉儒学、保科举、除杂学”,等到朝廷说要在大朝会上准备廷论之时,京城本就有大量各地士子在此求学,京城之外则是浩浩荡荡的士子结伴成群的进京,霎时间京城风云际会,犹如科考。

        京城客栈一时之间爆满,迟来的士子只能去找相熟的老乡借宿,朱厚照看着锦衣卫递上来的奏报,嘴角抿笑,就这帮书呆子还想着与朕斗,不过略施小计就让这帮书呆子乖乖掏钱,这就是朱厚照为什么会同意廷论的原因,刺激消费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