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一起做很快就都弄干净了,十几个人一天这时间就像两亩多地的黄豆都收拾了出来,宋宸捏了一粒放在嘴里,细细的咀嚼着,味道还是比较正的,不过打出来的黄豆还需要再晒上一两个太阳才行,之前有着豆荚保护,里面多少还是有一些水分的,这次选的目的就是让它完全的干透。

        现在宋宸什么事也不想了,就想着尽快的将石磨做出来,自从发现黄豆之后,宋宸已经想豆腐,豆干想了好几年了,去年收了那十几斤黄豆,可是一点都不敢拿出来吃,今年的收成非常的不错,两亩多地收出来有二百多斤黄豆,一半拿来吃剩下的一半做种子也足够种个个来亩地。

        如果只是单纯的用来吃的话,十几亩地的黄豆怎么也吃不完的,所以这百十来斤的黄豆宋宸可以放心大胆的做豆腐,石磨的结构并不难,就是两个大石头圆盘叠在一起,圆盘上面都是凹痕,通过摩擦将泡好的黄豆磨成汁。

        不管是是原理还是结构分成都非常的清楚,但是做起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首先需要的就是两块大青石,青石,在部落周围还是很多的,不管多么大的都能找得到,但是如果想要做成两个相匹配圆盘状,就只能依靠手工打磨了,这个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挑选了两块,尽可能比较像石磨的石头,费了老大力气,终于是抬回了部落里,石磨如果太大的话,一个人两个人也不好操作,冻成的样图中也就是七十厘米宽的样子,十五厘米厚,至于上面的各种小洞,还是只能等具体的样子做出来之后再进行开凿。

        好在现在部落里用的都是青铜凿子和小锤子,要是还想之前都是石头和骨头做到的工具,每一个几个月怕是也打磨不出来一块石头,想想当初的石碓就知道了,就那样一个简单的东西,部落里投入了那么多人力才给打完出来。

        首先就是将大致的形状给砸出来,石头比较脆,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凿,过程不仅枯燥而且漫长,宋宸和健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找出来一个模样,周围显得有些粗糙,但此时也不重要了,反正那也不是重要的东西,起的只有观赏作用,丑就丑点吧。

        接下来就是打磨凹痕,先用比较细小且锋利的小凿子一个痕迹,然后再用铜钳子一点一点的磨,每一面差不多就是黄豆一半的样子,,叠起来中间的空隙刚好可以用来放黄豆,从中间到外面凹痕越来越小,这样黄豆就会不断的向外面挤,随着石磨的滚动就可以细细的将其研磨出来。

        这也是石磨最核心的部分,所以为了追求相对完美,这个比之前的打磨还费时间,接下来就是上面一块石磨上面的孔了,一个是用来放黄豆的,就在最中间,还有就是能够装木头把手的两个孔,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侧面。

        除了中间的洞需要稍微大一点的话,其他两个洞只要能容纳三四厘米粗的木棍就行,而且也不用太深,能转得动磨盘就好,光就这一对磨盘,前前后后花费了十天才做好,虽然4周没有打磨的那么圆润,不是那么多美观,但是用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